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。我班里的同学刘夏叫我去她家里玩。妈妈让我坐公交车去,一般情况下,妈妈不让我骑自行车去,为了安全起见。 春天的风那么清爽,风中含着鲜花的芳香,阳光那么明媚,我的心情也很高兴,我的作业全部写完了。
公交车上,在我的不远处,有一位三十多岁的阿姨,她怀里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男孩。那个男孩的头发眉毛都是乌黑的,浓浓的,他很爱笑,笑的时候有两个小酒窝。他的手胖乎乎的,时而歪着脑袋,忽闪着眼睛,一会儿看看窗外的树,一会儿看看车里的人,充满好奇心,好像第一次坐公交车。
“宝贝,你可聪明了,给妈妈背一个《悯农》。”那位阿姨边说,边得意的看着公交车上的人。随后,小男孩便奶声奶气摇头晃脑地背道: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……”。他背的有模有样,人们都投来赞许的目光。那位阿姨烫着灰黄色的头发,身上喷了很多香水,那股香水味浓重呛人。
小男孩手里攥着一个面包,随着公交车的颠簸,面包不住的晃动,面包屑掉到了妈妈的裤子上。妈妈看到后,皱着眉头,认为面包屑弄脏了她的裤子,便顺手夺走了小男孩的面包,公然把面包扔在了公交车上。
小男孩嘟囔着嘴,结结巴巴地说:“我的面包,我的面包……”他的脸涨得通红,显得可怜巴巴的。尽管这样,妈妈仍然指责他,批评他。
“谁知,谁知……”小男孩显然被刚刚妈妈扔掉面包的事,打断了思维,卡壳住了。那位阿姨伸出瘦长冷白的手指,使劲点着小男孩的头。那位阿姨的脸亮白亮白的,好像涂了好多粉,抹了好多油。
阿姨继续点着小男孩的头,并生气地说: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粮食是来之不易的,这你都不知道”。小男孩仰起脸,乞求地看着他的妈妈,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,委屈地落了下来。周围轻轻骚动起来,不少人向那位年轻的母亲,投来了异样和责备的目光
显然,那位妈妈感觉气氛不对,目光躲闪着,无意间,瞥见刚刚被她丢掉的那块可怜的小面包,她顿时羞的脸红了。小男孩仍然哭泣着,偶尔抽噎几声。那位妈妈轻抚着小男孩的头,安慰着。公交车上的垃圾桶偶尔碰撞着,发出心烦的叮当声……。
公交车上的那一幕,还有小男孩那令我难忘的眼泪,让我想起了《论语》中孔子的一句话: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”现今,好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当成一种表演,一种炫耀自己的工具。这也成为个别家长的心病,这种心病,不仅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,更给孩子不健康的心理。